二十大征文获奖作品(五)—— 学思践悟二十大精神 奋楫笃行育人新征程 -long8头号玩家

二十大征文获奖作品(五)—— 学思践悟二十大精神 奋楫笃行育人新征程
3639 2022-12-29

教育培训中心 张文洲

 

盛世逢盛会,再启新征程。10月22日,在北京胜利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在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肩负文化摆渡教育培训重任的新华人,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将面临着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新机遇、新矛盾和新困难。在认真学习二十大报告关于文化和教育相关内容后,我们受益良多,下面谈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思想,不仅是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任务,而且是新时代教育工作的历史使命,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系列论述的人民性特质。

(一)举旗帜

举旗帜的宗旨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即“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走以“不忘初心”构筑的中国教育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以“人民是否满意”为终极评判标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学生,夯实民族复兴的根基,不断使教育与人民的期待相契合,这样的教育才能有强大的群众基础,才能真正的实现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

(二)聚民心

所谓聚民心,即是凝聚人心。在教育层面谈聚民心,即是聚学生之心。如何聚民心?则要凝聚教育者的智慧和力量,爆发出“人心齐、泰山移”的同频共振效应。教育者是聚民心的主导力量,教育沟通是聚民心的纽带,受教育者是聚民心的基石。具体可从三个方面着眼:一是凝聚教育者的主导力量,以教育沟通为纽带,筑牢受教育者的稳固基石。二是发挥教育者的主导功能,通过设定目标、选择手段、实践操作等工作主导教育活动,影响教育状态。三是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从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与学习规律出发,挖掘受教育者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配合、支持、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教育沟通是教育的桥梁,是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纽带,是唱响主旋律、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的渠道和载体。

(三)育新人

育新人是教育实现人民利益的“顶层设计”,育新人是教育者、教育方法、教育对象诸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三重教育关系。一是价值关系。体现为教育的价值目标追求,涉及的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二是认识关系。价值目标的实现要符合教育规律,涉及的是“如何培养”的问题。教育者需要探讨如何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受教育者成长规律去培养人。三是实践关系。要将教育付诸实践,涉及的是“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教育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四个服务”的实质是以实现人民利益为依归。我们正在从事的以“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 教师培训 党团培训”为核心的大研学新业务,就很好地践行了“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育人理念,我们必须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研发更多更好的精品课程,致力于培育新责任、新担当、新成长的时代新人。

(四)兴文化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也塑造着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也是中华民族自信心的根源与土壤。如何将这些丰厚、沉淀的优秀文化保存、继承并发扬光大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者深思。兴文化是时代赋予教育的责任,也是历史赋予教育的使命。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新华人,要通过实实在在的大研学实践等教育服务,让受教育者在知史、懂史、辨史中理解“我们从何而来”,让受教育者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学习中明确“我们将去往哪儿”,让受教育者在创新创造中不断丰厚文化自信的根基。我们既要传承、振兴中华优秀文化,也要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滋养先进文化、现代文化、创新文化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在兴文化中增强教育的凝聚力,激发受教育者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五)展形象

对于教育者来说,展形象就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付诸实践就是,一要讲好中国红色革命历史故事,引领受教育者接受红色文化浸润,赓续红色文化革命精神;二要讲好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以此为窗口,引导受教育者穿越古今,徜徉在古今智者的世界,汲取营养,不断成长;三要讲好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故事,带领受教育者身体力行,用辛勤的汗水去浇灌甜蜜的生活。我们还要立足社会,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有担当、有责任的时代新人;面向世界,培养能够向世界展现“最美中国”,传递“最美中国声音”的国际化人才。当今的世界是国际化的、开放化的、创新性的世界,因此,我们的教育也要有国际化思维,以开放、共享、包容的态度去施教于受教育者,使他们具备更宽广、更高远的世界眼光与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系列论述的“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这五个方面,它们彼此相融,不可分离。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始终坚持“为民育人、为国育人”的初心和使命,引领受教育者朝着党中央确定的宏伟目标团结一心向前进,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目标前进。聚民心,育新人,我们注重的为他们搭建实现出彩人生的舞台,引领他们立志修身,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育人者,育心、育新也!我们的教育就是要聚心、入心、创新。

二、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文化是民族的的根之所系,脉之所维。古往今来,任何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支撑。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文明之所以历经五千年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重要原因就在于其拥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将革命文化延安精神融合不同年代的新华精神,研发特色的红色教育研学课程;将红色电波革命故事结合无线电科普运动,研发特色的红色无线电研学课程;将具有出版行业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古法造纸、活字印刷、图书装订以及阅读研学、龙8游戏官方进入的版权保护等融合打造出特色研学课程“一本书的诞生”。让广大的中小学生通过研学实践教育,汲取更多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了解革命历史,并得以传承弘扬,达到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目标。

三、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是三位一体,内在统一的。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是集体主义的出发点。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爱国主义行动的原则。社会主义是爱国主义的正确政治方向,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最终归宿。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一是要讲教育的高度,要始终站在政治的深度,深化理论认识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理论认识融于深刻的实践探索活动之中。二是要挖掘教育的深度,立足经典思想,充分发挥英雄人物、榜样人物的正面能量,让受教育者感受到切切实实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三是要拓宽教育的广度,教育既要对纵向历史经验的总结,又要对横向世界视野的关注。总结历史是为了启迪当前,指引未来,关注世界视野,是为了凝心聚力,增强自信。四是要增加教育的温度。教育要着眼于应用,密切联系教育对象的实际,贴近教育对象,充分彰显教育的温度。学而无用的教育是苍白的,学以致用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因此,我们建立省级研学基地“新华书店大湾区青少年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讲究高度、深度、广度以及温度,以平台服务大湾区、辐射全国,循序渐进、长抓不懈地让更多的青年一代,少年一代能树立集体主义观念,确立社会主义信念,深化爱国主义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明了文化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地位作用,明确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任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广东新华肩负着社会主义文化振兴的重任,作为广东新华的一员,我们更应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为己任,汲取向上向善向美的奋进力量,在饱含中华文明血脉的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的教育事业中,像牛一样奋蹄躬耕,像水一样恣肆奔流,像草一样向阳生长,做一个脚踏实地的奋斗者。

风正帆满好行船,奋楫笃行再启航。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我们既要怀抱梦想又要脚踏实地,既要胸怀大局,又要立足岗位本职工作,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党和国家事业之中、融入到立德树人的教育高质量发展之中,紧紧围绕教育培训相关业务开展工作。时刻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教育、文化发展的战略要求,以实际行动践行伟大思想,奋楫笃行育人新征程。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