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把读书“种子”播进南粤大地 -long8头号玩家

《人民日报》把读书“种子”播进南粤大地
4284 2022-08-31

8月28日,2022南国书香节圆满落幕。接连10天,书山与人海相拥,科技与人文交辉,主流与传统接续——30万余种图书,373个分会场,950位名家,1263场活动,1400万元文化惠民券,覆盖人群超5000万人。

疫情三年,南国书香节被迫放弃集中线下一个主会场的办展模式,采取了线上线下相结合、分散办展的模式,竟意外地开创了一种上接云端下接地气、生机勃勃的局面,在全省上下播下了读书的种子,使全民阅读深入人心。

“本土化”是本届南国书香节最鲜明的特色之一。很多平时深藏在书斋的专家学者,纷纷应邀走到了前台,用通俗的语言将其毕生所学介绍给普通读者,例如南国书香节首日,在广州楠枫书院作主题分享的两位年过八旬的老教授——黄天骥和冯达文,他们均是国内在其专业领域之中首屈一指的学者,却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名人,普通读者并不熟悉。此外还有刚刚获得鲁迅文学奖的大湾区作家葛亮、写作了《血脉》的作家陈启文等,这些本土名家在南国书香节上亮相,让本地读者感到亲切和自豪,在读书这件事上的带动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全省各地的分会场也纷纷盘点起自家的文化家底,在这个展台上竞秀流芳。例如东莞、清远、珠海、汕头、揭阳、潮州等分会场纷纷引进了当地非遗项目,在本地南国书香节现场展演非遗技艺、展示非遗实物、推销非遗产品、开展体验互动,让观众近距离感受非遗的内涵与精美。本届南国书香节对非遗的展示,用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张春雷的话来说,就是“使书香节书香味更浓,传统文化更深入人心。”

“接地气”是本届南国书香节另一个重要特征。因为没有了主会场,开幕第一天,组委会在广州地铁里举办了一个简短的启动仪式,拥有多个阅读空间的广州地铁也成了本届书香节的分会场之一。搭乘地铁的人们可以在这里看到“‘喜迎二十大’主题书展”和“首届广东出版政府奖”获奖图书。在这个人流最密集,人气最旺的地铁空间举行书展活动,南国书香节在全国众多书展活动中“又吃了一次螃蟹”。为了迎接南国书香节的到来,揭阳新华书店旗下三家实体店同时开业,同时在店内举办了多场丰富多彩的书香节活动,既丰富了当地民众的文化生活,又成为当地的文化新地标。正如暨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郑焕钊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所说:“书店或图书馆作为天然的阅读空间,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与书香气息,其选址空间往往又能够深入社区、闹中取静,这就为阅读综合场景的打造提供了天然的优势。”一些平时不怎么进入公众视野的场所如社区活动中心、农家书屋,通过承办书香节的活动,成了新型阅读空间,也使阅读更加多样化,吸引了更多的青少年读者参加。正是南国书香节的举办,让全省各地检视起自己的公共文化设施,补短板,发挥特色,为全民阅读的持续进行提供了更大的保障。


家国情怀凝聚奋进力量


“同饮一江水,共读一本书。”主题图书分享会和本土名家讲座是今年书香节的重点活动。今年南国书香节,全省275个“喜迎二十大主题出版物”展台,近3万册主题出版物,像星星之光把中国故事传开,照亮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不少读者驻足翻阅,“我们在重温党的历史、领悟党的经验中,强烈感受到内心的无比澎湃和脚下的无穷力量。”以书为媒,南国书香节用书架起桥梁,向读者讲述中国故事、湾区故事、广东故事。

《血脉》导读会上,作者陈启文生动地讲述了东深供水工程各个建设时期的艰辛历程,带领读者深刻领悟建设者群体忠于祖国、心系同胞的家国情怀;《向死而生》新书分享会上,作者曾平标以绵密的叙事、浓郁的悲情和强烈的反思,打开湘江战役沉睡的历史,告诉人们信仰的力量;《广州传》《中山传》《潮州传》对谈分享会上,教授陈剑晖、刘卫国,作者叶曙明、黄国钦带领读者一同领略湾区城市民风的色彩:“重视乡土本来就是一种家国情怀。”“城市传记有助于人们厘清个人与城市、家与国、传统与现代这三重关系。”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读书会”、“强国有我”红色读书会、“青春心向党 奋进新时代”征文(短视频)大赛、“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表演赛、南国书香节首届“阅读推广奖”评选表彰……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重温红色岁月,感受时代脉搏,坚定爱党初心。“家国一体”的文化情怀,凝结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伟大核心,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行。


城乡联动充实文化粮仓


孔子像下,琅琅读书声,孜孜勤学影;观背村里,袅袅丝竹音,悠悠书卷香。南国书香节今年首次在全省10个地市设立了27个乡村分会场,并在博罗、肇庆、兴宁、开平精心打造了四个各具特色的乡村分会场示范点,把“送文化”和“种文化”有机融合,为乡村振兴写下生动注脚。

在梅州兴宁新洲村分会场,师生们惬意地坐在稻田边朗读《我有祖国,我有母语》。“我的母语是热血一般的黄河的波涛,我的母语是群星一般的祖先的名字......”饱含情感的朗诵传达出对祖国的热爱与自豪,书香伴着稻香,书声伴着虫鸣,奏响了一曲欢乐的“读乡”之歌。

飞“阅”岭南,一座座爱“阅”之城,成为南国书香节的生动“载体”。为呼应“2022大湾区·图书展”,广州的“出版政府奖”获奖图书展、珠海的“珠澳双城文学暨摄影展”、深圳的“声生不息港乐情深”黑胶展,将粤港澳三地历史文化串珠成链。汕头妈屿岛边,读者可以尽情“听风 听海 听你读书”;惠州西湖岸畔,东平窑陶瓷文化展吸引众人欣赏;韶关丹霞山下,“风度沙龙”阅读活动大受欢迎。城乡南北,上下联动、各展所长,书香气息氤氲了南粤大地的每个角落。

在“磨碟沙”城际地铁站厅,坐着翻阅图书、站着聆听书评的市民日日可见。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推动南国书香节成为真正的“文化轻骑兵”,带着包容的胸襟“轻装上阵”,走向纪念馆、影剧院,走进岭南书院、文化小镇,为阅读增添了不一样的艺术气息。“旗展东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建历史”展、“最美图书”展、“非遗蜡染”展、电影历史展、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主题展……团一大纪念馆、越秀公园、友谊剧院、黄学增故居、星岩书院等文化场所,已成为读者和文艺青年阅读打卡的新胜地。


多元融合赋能书香中国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时代的考卷常考常新。南国书香节作为国内最早进行线上线下结合、文旅双向融合的书展,经过三年的探索,“上云 扩圈”转型路径清晰,书展产业正在构建新的增长曲线。

在乡村分会场上举办的各种读书活动,通过线上,让身处广深的市民也能感受到乡土阅读的清芬。大城市的人们可以通过南国书香节线上平台,观看乡村分会场直播动态,共同参与诗歌朗诵、民俗体验等活动,而身处乡间的读者,也可以实时接收一线城市的文化魅力。

“在公众号上,就可以观看名家直播,还可以用优惠券打折买到自己喜欢的图书。”这是今年读者的普遍感受。267场线上活动、与996场龙8游戏官方进入的线下活动交相辉映:在直播间,刘震云、杨克、大冰、曹雪等名人名家与读者“面对面”畅谈创作灵感;在书店里,中信出版集团、北京磨铁图书公司等出版编辑化身主播达人,忙着靠博学带货;在手机端,网友读者争当答题小能手,参与闯关领购券活动。沉浸式的互动体验,让知识的厚重与玩乐的轻松相交融,在其间找到平衡的愉悦。

无论是“上云”还是“扩圈”,都离不开“人”的本位。今年书香节,推出更多暖心服务:全省分会场超30万种图书全场八折优惠;开展“学习强国”app多阶梯购书优惠活动;部分地市将读者购书纳入当地文化消费补贴,如东莞通过“乐购东莞”微信小程序发放960万文旅体通用消费券;举办换书集市、 “你选书,我买单”活动;举办盲文图书展、盲人朗诵、残疾人公益读书会,发动社会各界向特殊儿童捐赠图书,让阅读福利覆盖更多人群。

“书展,不仅是全民阅读的集中载体,更是社会进步的缩影机,透过它能清晰地感受到国家强盛、山乡发展、文化繁荣。”从静态的书籍走向动态的文化生活,从城市的中心走向乡村角落,从粤港澳大湾区走向广阔世界,南国书香节一直在路上,向未来奋进;在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之年,南国书香节用新的“成长”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价值引领更加自觉,文脉传承更加坚定,文化活动更加多元,基层参与更加广泛。



来源:人民日报


网站地图